朱寶奎

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朱寶奎(1861年—1926年),宗魁子文清末江蘇陽湖縣(今常州市武進區)人。

生平[编辑]

1874年,朱寶奎被選為第三批留美幼童,後就學耶魯大學電氣專業[1]

光緒七年(1881年)朱寶奎回國,經由盛宣懷舉薦,加入新政,任上海電報局總辦、滬寧鐵路總辦和外務部右丞等職;後來,朱與袁世凱奕劻結交,得郵傳部左侍郎之職[1][2][3][4]。時值丁未黨爭岑春煊欲鬥爭袁世凱奕劻,甫任郵傳部尚書即面見慈禧太后彈劾朱寶奎,稱朱鑽營貪腐,行賄得職,“實羞與為伍”;同日,朱寶奎即以“聲明狼藉、操守平常”的罪名被罷官[5][6][7]。返鄉後,朱熱心公益,在家鄉捐資設學造路[1]

参考文献[编辑]

  1. ^ 1.0 1.1 1.2 朱宝奎(1861—1926). 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. [2024-06-04]. 
  2. ^ 胡思敬《國聞備乘》:常州朱寶奎遊學西洋歸,夤緣入盛宣懷門,宣懷以鄉誼,處以鐵路局小差。人頗機警,漸被親任,不數年,由同知捐升道員,遂充上海電報局總辦,凡各局弊竇無不知之。窺宣懷有婢絕美,求為簉室,宣懷不許,由是離交。私發路局積弊,並鈔錄累年洋商交涉案,叛歸袁世凱。世凱……保寶奎為郵傳部傳郎,後為岑春煊劾罷。
  3. ^ 《清實錄·德宗景皇帝實錄》:外務部右丞朱寶奎為郵傳部左侍郎。
  4. ^ 容尚谦. 由李喜所翻译. 中国近代早期留美学生小传. 南开史学. 1984, (01): 172–188. 
  5. ^ 岑春煊《樂齋漫筆》:次日遂有補授郵傳部尚書之命。余既奉旨,尚未謝恩,先請見太后,面劾本部侍郎朱寶奎,以市井駔儈,工於鑽營,得辦滬寧鐵路,遂勾結外人,吞沒巨款,因納賂樞府,得任今職。若該員在部,臣實羞與為伍。……是日特旨褫寶奎職。
  6. ^ 《光緒朝東華錄》:諭:據岑春煊面奏,郵傳部左侍郎朱寶奎聲明狼藉、操守平常。朱寶奎著革職。
  7. ^ 郭卫东. 论丁未政潮. 近代史研究. 1989, (05): 77–92.